嘉賓:許龍杰(精神科專科醫生)
主持:許慧珠Summer
小朋友經常肚痛、上廁所,重覆做同一件事情,有沒有想過他們可能患上焦慮症。有本地研究顯示,焦慮症影響著近7%的青少年,其中一種常見的焦慮症是廣泛性焦慮症。而且青少年焦慮症比青少年抑鬱症更常見。焦慮症會影響青少年的社交、家庭關係,父母應該從那一方面著手協助他們呢?
第二節︰https://www.radioicare.org/episode/detail/329/
青少年焦慮症的特徵比抑鬱症更常見,焦慮症分許多種,而且可有不同徵狀,但一般較容易被忽略,友心情邀請精神科專科醫生解說焦慮症成因及症狀,助你及早發現並解決潛在的情緒問題。
正處於青春期的青少年,對世界認知不夠全面,抗壓能力也不強,產生焦慮的心理也很正常,但不要讓焦慮變得更嚴重,這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為此,當孩子出現焦慮症特徵時,作為家長和老師要認清焦慮本質,不要認為孩子在無理取鬧,多關注焦慮症孩子,並積極正確的引導,讓孩子減少焦慮重新回到健康自然的生活狀態。
青少年之所以產生焦慮症,從四個方面因素考慮,如心理、生理、遺傳及社會因素。青少年焦慮症特徵從日常生活中可看出一二。心理方面引起的焦慮症,是由於童年和青少年時期就一直被家長壓抑狀態,表現為沒有安全感,面對一件事很容易焦慮,缺乏自信,情緒極度不穩定。生理方面因素可能是長時間處在焦慮的狀態,神經系統活動增加,一時間控制不住焦慮,緊張的情緒。從遺傳角度上來看,可能父母有焦慮症,對待孩子過於苛刻焦慮,面對孩子的養育過程也充滿焦慮,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也會變的焦慮,孩子焦慮症特徵表現為在家裏容易和父母發生爭吵,看不慣父母的做法等。從社會因素上來看,學習中受到了比較大的挫折,或者老師家長的不恰當教育方式,過於嚴苛的控制等,也會容易導致患上焦慮症。
青少年焦慮症特徵常見的症狀有,持續性的精神緊張,情緒不太穩定,內心總感覺到恐懼、害怕,焦慮,又不知道怎麼控制這樣負面的情緒。焦慮症特徵的一大表現就是情緒上的變化,第二大特徵是社交出現變化,不想和親人朋友交流,喜歡找藉口不參加任何形式的社交活動,有逃避的傾向。焦慮症特徵還包括身體上的變化,感覺失眠多夢,頭暈頭痛,心慌氣短,注意力無法集中,時常坐立不安,持續的緊張自卑,感到焦躁不安。
青少年焦慮症特徵在整個焦慮症階段,有身體、心理,社交上的變化,其實很容易就能看出孩子的情緒變化。發現孩子的焦慮症,家長和老師不要一味職責孩子不懂事,先找出孩子焦慮症的原因,再追尋原因採取積極的治療方法,如多勸導,多啟發,多鼓勵孩子等疏導方式,增強孩子自信心和積極性。如果是家長對孩子過分嚴苛導致孩子的焦慮症,家長改正自身的方式,建立新的正常的親子行為,尊重孩子,加以正確的引導。
焦慮症不可怕,關鍵還在於自我認知及身邊人的關懷,引導和鼓勵。青少年患有焦慮症的情況在大多數,且焦慮症特徵很明顯,作為家長,老師,發現孩子的情緒變化或潛在的情緒問題,找到孩子焦慮症的原因,自己的行為有問題加以改正,孩子過於焦慮導致的焦慮症就需及時引導,幫助孩子提升自我領悟,增強治病改正焦慮症的信心,也能克服焦慮心理,重新恢復健康自然的心理狀態。
返回
嘉賓:許龍杰(精神科專科醫生)
主持:許慧珠Summer
小朋友經常肚痛、上廁所,重覆做同一件事情,有沒有想過他們可能患上焦慮症。有本地研究顯示,焦慮症影響著近7%的青少年,其中一種常見的焦慮症是廣泛性焦慮症。而且青少年焦慮症比青少年抑鬱症更常見。焦慮症會影響青少年的社交、家庭關係,父母應該從那一方面著手協助他們呢?
第二節︰https://www.radioicare.org/episode/detail/329/
集數
第一節
青少年自殘行為 - 第一節
第一節
特殊學習需要及遊戲治療 - 第一節
第二節
特殊學習需要及遊戲治療 - 第二節
第三節
特殊學習需要及遊戲治療 - 第三節
3個步驟處理子女發脾氣
3種影響子女身心成長的管教模式
第一節
侵擾性情緒失調症 - 第一節
第二節
侵擾性情緒失調症 - 第二節
特殊學習障礙
第一節
如何培育優質的親子關係 - 第一節
第二節
如何培育優質的親子關係 - 第二節
第一節
與青春期子女的溝通技巧 第一節
第二節
與青春期子女的溝通技巧 第二節
第一節
如何與子女溝通 第一節
第二節
如何與子女溝通 第二節
第一節
如何管教子女 第一節
第二節
如何管教子女 第二節
第三節
如何管教子女 第三節
第四節
如何管教子女 第四節
第一節
青少年抑鬱症 第一節
第二節
青少年抑鬱症 第二節
第一節
青少年焦慮症 第一節
第二節
青少年焦慮症 第二節
第一節
兒童焦慮症 - 第一節
第二節
兒童焦慮症 第二節
第一節
兒童自閉症 第一節
第二節
兒童自閉症 第二節
第一節
兒童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 第一節
第二節
兒童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 第二節